•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

    影视资讯 今年第一抽,纣王闻太师猛猛跳舞
    首页 影视资讯 娱乐新闻 今年第一抽,纣王闻太师猛猛跳舞

    今年第一抽,纣王闻太师猛猛跳舞

    与其一直以来让各种宣传营销刻意地告诉人们“这个好,它体现了……”云云,真不如所有演员卸下高高在上的姿态,通过网络传播告诉你: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很多故事,我们也演了很多角色。

    而你,我的朋友……

    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作者 | 登徒子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一起嗨起来!”

    如果有一天你在网上看到某部正在热播(映)前后影视剧的某位演员,忽然在社交帐号上跳起了舞唱起了歌,不要怀疑你起床起猛了,因为你正身处于一个年轻人的世界里。

    这个世界和传统印象中大家一定要一本正经地“挨个感谢,讲述拍戏不易和个人艺术追求”不同,很多人正在寻找能够尽快融入网友的方式。

    或是片场玩梗,或是卖萌反差,总有一种方式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通过对“这个演员很有趣”的好感直接提升对他(她)主演或参演的影视剧的关注度。然后这边看完,那边就在评论区留言:

    “我刚看了你的表演,很棒!加油哦!”

    演员们也不会故作高冷,活学活用表情包回复:

    “没有你,我的表演毫无意义……”

    就是这么狂野、直白、奔放。

    可以说让一万个文案绞尽脑汁,穷尽自以为的世上所有的凄美与感人的辞藻写出来的宣传营销文,都不如演员们一段看似莫名其妙的团体卖萌更能收获关注。

    01

    艺人变素人

    首先要承认,能让“艺人”配合在社交平台上秒变“素人”,除了演员自身是否具备传播意识外,还需要主导方(比如片(剧)方、经纪公司等)自身能否深谙网络传播和流行趋势的特征。

    就像春节档即将上映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随着大年初一的临近,网上活跃度最高的就是这部电影的演员们,包括费翔、吴兴国、于适、娜然、那尔那茜、陈牧驰、此沙等演员或排列组合,或集体上阵,演绎“哈基米”也好,组队跳舞也好,他们在某书和某音上已经散播了无数搞笑视频。

    当然,这和导演乌尔善的调性也有很大关系,他本人就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人,此前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宣传期间,导演及主创团队就释放出大量男女演员的片场花絮,但这对于电影宣传来说只是1.0版本,真正有意思的还是演员们在剧组为费翔集体庆生,跳舞并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结合影片本身过硬的品质,迅速唤醒关于费翔本人曾经的“顶流”记忆。

    2024年,别人都在搞“正经宣传”开记者会,他带着《异人之下》里的一群演员邀请影迷搞起了派对,现场还邀请屠洪刚演唱《中国功夫》,主打一个“谁爱采(访)谁采,我们只负责嗨”。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上映前,也先走一波“意识流”,费翔配合度极高,他本人在视频里也放得开。年轻演员如娜然、那尔那茜和于适等更是各种凹造型。

    说到底,前作口碑好,人气旺,期待值高,主演们自然更配合这种看似另类的营销方式,同时也拿捏了网民们猎奇的心态——

    都说纣王昏聩、妲己谄媚、武王英武、太师忠勇,可这些人脱下戏服倒显得更加可爱了许多。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这波看似毫无章法,既没有演员自述“艺术人生”,也没有卖弄电影燃点的短视频依然准确戳中了年轻网民的心:

    大家戏里演“神话”,戏外还是做回普通人更易在心理上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产生亲切感。而卸下妆造的演员,似乎更像是“平平无奇”的网络红人,一个劲地“讨好”大家,让网民产生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不要轻视这种微妙的信息接收心态,我一定会反复强调它:

    观众是否接受营销传递的信息,不是取决于智商,而是共情。

    但这种情绪并非臆想出来的假大空式的宣发口号,它需要切实地贴近人们的审美和社交心理。

    只能说悲情主义和自我感动真的不吃香了,大家宁可接受无厘头式地唱跳RAP,起码这让人有一种极其粗暴简单的情绪:

    你我其实都差不多,都要秀一番存在感。

    既然如此……

    我一定挺你。

    02

    真诚动人心

    前段时间《大奉打更人》播出时遭遇了一些议论,随着该剧口碑逐渐升温,原著党也好,粉丝群也罢,他们都被掩盖在新一波的主演“群嗨”中。

    反正我这边看着剧,那边在某书和某音上就看到许七安带着几位金锣在魏公的手机屏里跳起了“我姓魏……”,所以刘奕君也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

    我看着刘奕君老师从青年人变成中年人,看着他演了很多作品,但首“嗨”还得是在这部剧之外的短视频平台上,古装切换现代装,头疼许七安“难搞”,还要陪着一群年轻人耍宝。

    群舞中,褚采薇的扮演者刘美含更在某书账号上领舞,她走前,身后依次走出来怀庆公主和金锣、银锣、铜锣、杨千幻和几位剧中看似一本正经的演员们……当然,依然还是许七安垫底。

    玩得最嗨的就属这些年轻演员们,他们本身就成长于互联网社交文化的环境中,更懂得通过自身社交平台实现个性化、个人化和个体化的零距离互动——

    首先,我是个演员,和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

    其次,我是个活宝,希望大家多多忍耐。

    最后,我是个人,也需要情感释放和自我展示。

    集齐以上三点,试问谁能不爱?

    努力的真实,才能得到信任。

    相比之下,略显“保守”的李百惠则在某书平台上曝光自己在《九重紫》中的“拍摄日志”,以旁人视角看,可以称之为“内娱职场打工人的一天”:

    从背台词到吃盒饭,无限曝光一个演员真实的工作状态。

    当然,结合该剧热播的力度,如李百惠等在剧中的参演演员们也收获了一波人气关注。

    得益于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和文化消费模式的变化,似乎很多演员及影视剧项目主创及宣发方,都在逐渐重视通过“素人呈现”得到的营销价值。

    而且这种价值对于从单部项目到演员个体都是有益的。

    如果让我总结这种营销趋势的逻辑,我认为它基于用户体验的角度——

    虽然网上大多数人依然无法实现和演员的真实接触,但至少人们肯定也不再接受看似高大上,实则一点也没有“人味儿”的宣传形式。

    03

    真正的英雄

    2025年1月15日,演员曾黎在某书上用中英文详细介绍了中国抹额的图片,所谓“抹额”是一种古老的头饰,在传统文化中它是一种饰品,更因材质的贵重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演员科普传统文化”无论是不是一种营销包装,对于演员本人的人设确实有着积极作用。

    在这方面女演员似乎都有着天然的优势,结合某书的主要群体消费特征,更赋予了该平台巨大的商业价值。除曾黎之外,朱珠、林允也纷纷在该平台上分享个人美妆心得,一向给人高冷感觉的宁静则化身“玩具王”不断向网民大秀玩具心得,俨然一副玩具达人的模样。

    越来越多的演员用个人账号展开“垂类投放”,咖位无论大小,作品无论多少,先在社交平台上讲古授业,其初衷当然不是先要砸掉经纪人的饭碗,相反,它自带的人气值更有利于演员的工作开展。以至于现在出现这种现象:

    影视剧宣传期工作,常规宣发占大头,但基本上都属于按部就班。演员和影视剧番外“花边”成“奇兵”,往往斩获更多的人气关注。

    这个现象,可以理解为“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寻常演员等的个人账号维护运营与内容投放不受限制,怎么受欢迎怎么来。一旦介入影视剧项目宣传,则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是一种双赢,甚至也为项目方省去了大笔营销预算,也打破了对营销的固化思维。

    在传统宣发营销的认知中,实现“互动”的方式无非就是路演或线下见面会,让观众与演员及主创们以问答形式实现“亲密感”。

    在更古早的时代里,“炒作”,包括炒作花边绯闻也是一种营销手段。但对于已经经历过互联网信息浪潮冲击的网民来说,对这些套路早已产生了抗体:

    通稿重点行文在哪里、咖位介绍谁当先、行业愿景摆何处等等这些即便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影迷或剧迷也都能摸清脉络。他们会真心支持这些常规动作吗?

    未必。

    互联网用户,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网民形成了“去高端化”的审视思维,在网民眼中,一切都可娱乐化解读。无论主题、故事或人物。

    说句题外话,营销是个很大的概念,它不一定是写稿拍短视频,能够引发关注增强印象的有目的推广都是营销的一部分。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看到剧中人实现场外互动的是网剧《河神》,它在播出间隙通过角色人设与广告之间的有效植入增强了观众对品牌、个人的印象。不呆板不生硬,广告之后,大家该怎么演继续怎么演,只不过对于观众来说,更觉有趣又亲切。

    后来国内很多剧作开始了这种有机互动,效果也都不错。但当一种营销成为常态时,就必须再有新的方式强化观众与影视剧及演员之间的黏性——

    在探索过程中,有些行之有效,有些一言难尽。

    比如我多次吐槽的“泪目”等等,强挖泪点不是罪,没泪硬“尿”就很尬了。

    除了认定宣发不积极不认真外,我想不出别的理由。

    其实对于我这种老网虫而言,我更愿意看到上述演员们在片场的“自娱自乐”,跳舞、耍宝、做题、吃饭或故作严肃地代言广告……还要让你觉得他们是被迫的样子。

    广告商和保守人士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我很受用。

    因为这也是一种创意,而且我说过,极贴合现在网民的爽点:

    论如何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是宣讲,而是吐槽。不是高深,而是浅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情真意切。

    如前文所言,有时候让网民产生“起床起猛了,看到纣王和闻太师跳舞”也是一种爽感。

    再夸张一点地形容这种受众观感,它还埋着几分对“平等”的呈现:

    戏好不好另说,态度摆在第一位。

    与其一直以来让各种宣传营销刻意地告诉人们“这个好,它体现了……”云云,真不如所有演员卸下高高在上的姿态,用“电子伴侣”的方式告诉你: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很多故事,我们也演了很多角色。

    而你,我的朋友……

    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别再短剧微短剧傻傻分不清
    下一篇
    葛优躺不躺,由葛优自己说了算

    评论

    共 0 条评论